汉代甲胄之帻冠和玄铁甲

汉代的甲胄在形制方面,身甲、甲裙、头盔、披膊等,已经很成熟了,但尚为配备腿裙(腿甲)与胫甲。而军服方面,士兵和低级军官以简单的直裾(jū)为主,窄袖短身(长度到膝盖以上),搭配大裤腿的袑(shào)裤,但高级军官、谋士、贵族等还有不少穿穿曲裾深衣(长度基本到脚腕)。而头盔方面,秦军的帻(zé)得到普及与改进,由仅仅戴在发髻上,改进为一种平顶小帽。

汉代的帻由布、皮、纱等制成,冠则是套在外面的帽子,有西汉平头帻和东汉屋山帻两种类型。汉代的普通将士一般都是在帻上戴上冠,这是一种皮质或者毡制的帽子,在汉前,一般是作为精锐骑兵的标记,到了汉代,就成为大部分官兵普遍装备了。

冠一般有系带,可以连同帻一起在下颌系住,由于帻和冠基本都是配套的,因此后来帻与冠就逐步变成一体的了。此外,一些汉军士兵会带一种头巾,原先是用来包发髻的,不过慢慢披在脑后的那部分就逐步演化成1片式和3片式了,这种样式在后面的发展中就逐步演化成为头盔的护项、顿项。

根据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汉墓出土的将军陶俑可以看出,该甲甲身由十八排鱼鳞形甲片编缀,钎(qiān)与垂缘部分与汉代二相同采用可以伸缩的活动编缀。而这具陶俑身上的玄铁甲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有左肩部有钎(即披膊)的装置,而右肩却没有,这种形制的玄铁甲究竟是真实存在过,还是绘制陶俑时故意省略掉的,目前从出土实物和文字记载都无法考证。


图: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汉墓出土的将军俑

set 限制解除
x1
>
<
>>
<<
O
x1